泉州天气乍暖还寒 冷空气依旧“虎视眈眈”
原标题:泉州天气乍暖还寒 冷空气依旧“虎视眈眈”
“柳梢绿小眉如印,虎视眈眈乍暖还寒犹未定。泉州气依”3月的天气天气,就是乍暖这么反复无常。昨日下午泉州市区测得最高气温16℃,还寒24小时内,冷空最高气温下跌了10℃多。虎视眈眈随着新一轮冷空气来袭,泉州气依泉州出现明显的天气大风降温天气,昨天云系较多,乍暖气温下降明显,还寒外套又成了标配。冷空
昨天,虎视眈眈泉州人见面聊得最多的泉州气依可能就是吐槽天气——“‘妖风’阵阵啊。”泉州市气象台昨日午后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天气预计未来12小时内泉州沿海仍有8~9级的东北阵风。请沿海作业人员和出海船只注意安全。预计今天泉州仍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夜间起随着低层切变东移,全市自西向东迎来一次弱降水过程,此次冷空气持续时间较长,还请市民朋友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着装,避免感冒受凉。
对于泉州来说,“春如四季”算是正常的现象。古人也说了“乍暖还寒”不是吗?就算春天真的来了,还有可怕的“倒春寒”在前方等着我们呐。初春时节,天气之所以每天“变几变”,主要原因还是大气活动的不稳定。一方面,暖湿气流开始增强,另一方面,冷气团却不肯离去,两厢“攻城略地”下来,“遭殃”的就是我们了——不仅气温起伏大,而且晴雨转换快,再也没有冬日里那种要么连晴、要么连续阴雨的“爽快”天气了。
惊蛰节气后乍暖还寒,不宜骤减衣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老话说“春捂秋冻”,接下来天冷了要注意“捂”。胸口、腹部要保暖,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着凉。不过也不要捂得太过,婴幼儿如果捂得太严实了,运动或天气回暖后出汗反而容易感冒。
起居方面,春季应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10点左右上床休息,一般早晨7点起床比较合适。平时多散步缓行,可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每天梳头100~200下,还有淤滞、疏利气血的作用。
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7日 多云,12℃~18℃,东北风3-4级转微风
8日 小雨,11℃~15℃,微风转东北风3-4级
9日 多云转晴,9℃~16℃,东北风3-4级,阵风5级
10日 晴,7℃~19℃,微风转东北风3-4级
11日 晴,7℃~21℃,微风转东北风3-4级
12日 晴,9℃~23℃,微风
(责任编辑:百科)
-
10月8日晚间,广西平果俱乐部发布通报称,当天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此前不幸受伤的10号球员塞缪尔·阿萨莫阿进行了联合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并由著名脊柱骨科主任詹新立教授主刀。目前,手术已顺利完 ...[详细]
-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借鉴一流营商环境先行地区经验做法,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不动产登记责任险,建立执行不动产登记责任保险制度,目前已在中心市区全面推行。不动 ...[详细]
-
今天迎来“处暑”节气,标志炎热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古籍《月令七十二 ...[详细]
-
北京时间10月5日凌晨,英超、西甲和德甲继续进行,切尔西和利物浦狭路相逢,拜仁和皇马出战。切尔西2-1利物浦上周中两队都有欧冠任务,切尔西主场1-0战胜本菲卡,取得了最近6场各项赛事的第2场胜利。利物 ...[详细]
-
杨瀚森开拓者主场首秀,与最主要竞争对手24届首轮7号秀克林根展开了正面对决,后者上赛季常规赛场均出战约20分钟贡献6.5分7.9板1.1助1.6帽,投篮命中率53.9%。从放出的画面来看,杨瀚森有着惊 ...[详细]
-
暴力熊 Thermal Grizzly 推两款导热垫,分别强调性能与可压缩比
IT之家 10 月 5 日消息,Thermal Grizzly 暴力熊当地时间本月 2 日推出了两款 Minus Pad 系列导热垫新品,分别是强调性能的 extreme 2 和主打高可压缩比的 Hi ...[详细]
-
开拓者训练赛:杨瀚森单吃克林根+搞笑跳舞 夏普MVP霍勒迪准绝杀
北京时间10月5日,开拓者举办公开训练赛,杨瀚森在训练赛上多次单吃克林根,与队友的默契配合不少。杨瀚森所在的黑队以43-42战胜灰队,夏普当选本场训练赛的MVP,老将霍勒迪完成准绝杀。赛后整蛊新秀的环 ...[详细]
-
泉州申遗成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市民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戏曲文化作为泉州市优秀文化遗产的典范,深受广大市民喜爱。近期,泉州市15部新创剧目将参加市第34届戏剧会演,届时将从中遴选出优秀剧目参加第28届全省 ...[详细]
-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男篮国手余嘉豪迎来第二场西乙常规赛比赛,他效力的Alega Cantabria客场87-82险胜Obradoiro。余嘉豪此役首发登场16分31秒,仅2中1得到4分4篮板1抢断 ...[详细]
-
新智元报道编辑:元宇【新智元导读】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Paper2Agent,将静态论文转化为可交互的AI智能体,让学术成果可以直接被「调用」,为科研知识传播开辟了新模式,并为构建AI共研生态奠定 ...[详细]